《奇想之年》讀後見
本書可以與《巴別塔之犬》對照讀,兩本都是描寫喪偶之作,只不過瓊•蒂蒂安是喪夫、卡洛琳.帕克斯特寫的是喪妻,她們都以抽絲剝繭似的觀察,不斷揭開哀慟的層層面紗。
瓊•蒂蒂安赤裸地表達了自己對於喪夫與女兒正處於生死關頭的一種焦慮與哀慟之中,那既不矯作也不誇飾,但也因為如此,這本書不像小說也不像散文,而像日記體的一種自我剖析,巨細靡遺,或許透過如此方式可以幫助她重新面對餘生。
不過,雖然瓊•蒂蒂安如何的破碎無章法,一點一滴拾回與丈夫約翰的片斷,讀者並無法建立起對她老公約翰的情感,也就只能模擬(或者有些喪親的人能感同身受)這樣任性的哀傷,書中實在出現過多的人名,也許她生活中接觸到許多名人,往往下筆時不斷出現這些週遭的名人,但看不出來他們這些名人的出現,對於事實或小說內容有何實質影響或幫助,反倒有藉此拉抬自己來頭的感覺。
書中還有很多的地名、書名、引用句、醫學專有名詞、括號,還有不斷「提醒」自己或讀者的重複句,如:「你很安全。我在這裡。」、「我告訴你,我活不過兩天了。」、「然後──就完了。」、「你為什麼非要永遠是對的不可?」、「我愛你永遠比再多一天更多。」等,出現一、兩次感覺清新,出現次數多了,簡直就像補習班老師不斷耳提面命的必考題,人就是這樣,反覆提醒的會排斥,無預警出現的才會刻骨銘心,比如死亡。
瓊•蒂蒂安赤裸地表達了自己對於喪夫與女兒正處於生死關頭的一種焦慮與哀慟之中,那既不矯作也不誇飾,但也因為如此,這本書不像小說也不像散文,而像日記體的一種自我剖析,巨細靡遺,或許透過如此方式可以幫助她重新面對餘生。
不過,雖然瓊•蒂蒂安如何的破碎無章法,一點一滴拾回與丈夫約翰的片斷,讀者並無法建立起對她老公約翰的情感,也就只能模擬(或者有些喪親的人能感同身受)這樣任性的哀傷,書中實在出現過多的人名,也許她生活中接觸到許多名人,往往下筆時不斷出現這些週遭的名人,但看不出來他們這些名人的出現,對於事實或小說內容有何實質影響或幫助,反倒有藉此拉抬自己來頭的感覺。
書中還有很多的地名、書名、引用句、醫學專有名詞、括號,還有不斷「提醒」自己或讀者的重複句,如:「你很安全。我在這裡。」、「我告訴你,我活不過兩天了。」、「然後──就完了。」、「你為什麼非要永遠是對的不可?」、「我愛你永遠比再多一天更多。」等,出現一、兩次感覺清新,出現次數多了,簡直就像補習班老師不斷耳提面命的必考題,人就是這樣,反覆提醒的會排斥,無預警出現的才會刻骨銘心,比如死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