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海明的一小步、台灣粵菜界的一大步

文|陳靜宜

蠔油不僅是粵菜必備的調味料,在台灣餐飲使用也相當普遍,例如:蠔油牛肉、蠔油芥蘭、蠔油撈麵、蠔油燜筍等。

蠔油被大量使用在菜餚裡,始於李錦記創始人李錦裳,開啟了蠔油粵菜史,那年是1888年,也就是說,蠔油入菜至今至少有134年。

  • 人工調味料對粵菜的影響

任何食物都需要調味料來增添美味,它原是輔助廚師而為食物增添美味,然而人工調味料逐漸爬進廚房、挨近鍋鏟,涉入越來越深,甚至主導了廚師在調味品上的使用狀況。食品工業越來越發達,逐漸成為資本龐大的集團,其中又以調味料與餐飲的關係最為密切,不僅影響港澳,也影響全球華人餐飲界,因為海外中菜以粵菜為代表。


人工調味料對於餐飲的益處,是大幅縮短調味料烹制時間、使風味穩定、降低時間與人工成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調味料使食物如虎添翼,甚至躍升為主角,例如很多人挑蚵仔煎、吃麵,是選醬料做得好的,而不是蚵仔多或麵做得好的店。


人工調味料業者提供廚師許多資源,大至舉辦烹飪比賽、美食選拔、廚藝交流課程、媒體行銷,小至提供免費廚師服、調味料試用、餐廳試菜,以及網羅一些名廚成為該品牌代言人。


使用人工蠔油、雞粉,在現代粵菜系裡如同空氣一般自然存在,即便是米其林等級的廚師也不例外。我曾私底下問名廚們:「一定要用雞粉嗎?」他們答:「不用怎麼吃?」我也曾聽餐廳老闆抱怨:「我把廚房雞粉全倒光了,菜居然吃起來還有雞粉味。」「怎麼可能?」「廚師偷偷塞了一把在褲腰帶裡,不加他就不安心。」可見密不可分的程度。


這些調味料均經過安全檢驗,是可以安全食用。問題是,因為風味合成技術的先進,翻開這些調味料的成分表裡,蠔油裡沒有蠔、雞粉裡也沒有雞,我們食用的是化學人工添加物,而這些調味強烈的合成調味料,在製造刺激之餘也鈍化人們味覺,使得現代人口味越來越重;為此就需依賴更重的調味料,惡性循環下去。


附帶一提,也並非所有食品工廠皆是如此,我在香港頤和園食品廠裡,就嚐過用有蠔做成的蠔油。

  • 一位粵菜廚師的反思

晶華酒店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捨棄容易、方便的現成調味料,抗拒被制約,把時間倒退回百多年前,自己手作蠔油,整個工序要花上至少12小時,十斤的蚵仔才做出6-8兩的蠔油,也就是約只有6%左右的成品。

不只鄔海明,美福飯店米香臺菜餐廳前主廚董清
欽,也曾用香菇、干貝、柴魚磨粉取代味精。


「會更好吃吧?」這是我們對純天然蠔油的期待,他回答:「不會,人工的一定比較好吃。」確實如此,我嚐了後發現,手作蠔油有蠔味但不濃烈,顏色也不像人工那麼深。


可以理解的是,素顏與濃妝的人,後者經過修飾、加強,總是比較搶眼,而素顏雖不見突出,卻比較耐看,然而現代社會,追求感官強烈,是不是有讓手作蠔油有足夠的發展時間?鄔海明在「米其林的海味知識」講座裏似乎說明了答案:「如果要挑美味與安全,那麼我寧可在安全的基礎上,努力創造美味。」(換言之,不為了得到美味犧牲安全。)


「除了照用人工調味料,就別無他法嗎?」這是一位廚師對人工調味料的反思,他不僅想,也親自動手做。西菜廚師講究的是「想」、中菜廚師講究的是「做」,我們常常聽見老一輩的中菜廚師會「留一手」,這一手保留的往往就是技法訣竅。而鄔海明不僅動手做蠔油,還把習得的作法與經驗跟眾人分享。


他製作的份量少,只夠用在特定幾道菜上,但這展現的是對食品工業入侵的反動,看似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台灣粵菜界的一大步。


蠔油作法(鄔海明提供):

1. 洗蠔:把鮮蚵放在水裡,用網勺撈起一些,像淘黃金般,放在水面順時針輕輕搖晃,帶殼的鮮蚵會沈下去,乾淨的會慢慢飄上水面,浮上來一些鮮蚵,就撈起放入另一個乾淨的碗盤裡。經過數次,蚵都撈全了,可以看到原水裡有很多碎殼、砂石、海藻等雜質。此作法要重複三次,直到水盡可能清淨。(注意:鮮蚵表皮很薄,一不小心就破皮,煮的時候就會爆開。


2. 抓粉:以太白粉抓鮮蚵,把上面的黏液抓掉,再以水沖洗,但水不能直接沖蚵,蚵會爆掉,利用水流動狀態洗掉黏液,不可殘留粉末。(注意:雖然它不是昂貴的食材,也同樣要好好對待她。)


3. 煮蠔:把鮮蚵移到砂鍋裡,不帶一滴水,開小火把鮮蚵煮裡面的水分都煮出來,直至蚵縮小,依照鮮蚵數量而定,約30-40分鐘,撈出鮮蚵,底下的濾過的就是蠔汁(蠔的濃縮液)。(注意:不能用大火,蚵破掉,裡面綠色的東西會跑出來,蠔汁就不漂亮了。)


4. 二次煮蠔:再換一個大砂鍋,放入煮過的蠔,開小火慢煮11個小時,10斤鮮蚵淘洗後去雜質剩8斤,熬煮出6-8兩的蠔油,也就是約原本的6%。


5. 製蠔乾:把煮過的蠔日曬三天,大蠔的天數則要多一些。


蠔油
蠔補海鮮豆腐煲。圖|陳靜宜攝

晶華酒店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圖|晶華酒店提供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