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歌皇后[電影]

演員:伊莎貝艾珍妮、丹尼爾奧圖、文森培瑞茲

感想:要說《瑪歌皇后》這部電影,應該先從歐洲的歷史背景說起,1572年法國凱薩琳太后將女兒瑪歌,許配給鄰近於西班牙屬國納瓦爾國王──同時也是胡格諾派首領亨利·德·波旁。嚴格說來,這並非一宗政治婚姻,而是宗教婚姻,瑪歌屬於天主教派,而亨利·德·波旁屬於新教。

新教主張宗教不應該與政治掛勾,但這被政教合一、保守的法國皇室視為異端,這樁婚姻並未使讓兩者和平共處,五天後,來參加婚宴的胡格諾教徒被殺得片甲不留,史稱「聖巴特雷米大屠殺」,在片中看似凱薩琳企圖藉此喜宴,讓集中一起的新教徒精英,得以一掃而淨。受制於劣勢,亨利·德·波旁也改信新教,不過私底下仍保有對胡格諾派的忠誠,歷史是變化詭譎的,在當下看似步上絕路的亨利,卻成為法國國王的繼承人。

片中的靈魂人物反倒不是瑪歌、亨利·德·波旁,或瑪歌的情夫拉莫爾,而是操控一切的凱瑟琳太后。她對三子亨利·亞歷山大溺愛到幾近戀子情節,亨利·亞歷山大原封號奧爾良公爵、後又受封為安茹公爵,還曾獲選為波蘭國王,但他只在波蘭呆了6個月;在1574年其兄查理九世去世後,他就放棄讓他感到不自在的波蘭王位,回國即位為法國國王。

若說亨利三世在凱薩琳太后的眼中是天之驕子,那亨利九世就是完全的犧牲品,劇中暗示太后為了希望讓亨利三世能得到王位,並且一直陪伴她身邊,因而毒害親兒。不僅如此,凱薩琳太后還讓香水師設毒死了亨利·德·波旁的情婦,瑪歌雖不愛丈夫,卻也不忍丈夫因情婦的死亡而悲慟,她說,「在我們家族,如果你透露出喜歡什麼,就等於暴露出自己的弱點,那就被看出了要害。」

瑪歌的情慾世界複雜,從與兄長的亂倫關係到嫁給亨利·德·波旁,維持半形式上的性關係(也可以上床,但各自也可另尋愛人),一直到拉莫爾的出現,她的感情似乎才出現真命天子,但戲中並沒有解釋這位美麗女子,為何會對拉莫爾痴心投入到至死不悔的程度,立基點上有些薄弱,但至少這是她唯一一段自主性的情慾關係。但她的愛人也並沒有因此與她廝守終生,而是遭誣告毒害了亨利九世,被斬首示眾,瑪歌後來領著他的頭顱,奔向了和她同一陣線的亨利·德·波旁。

僕人指著用布包裹拉莫爾頭顱的布,對瑪歌說,「血流到你衣服上了。」瑪歌面不改色地說,「有什麼要緊,只要唇上還帶著微笑就好。」最後一幕就停留在瑪歌雪白的臉龐與豐潤的嘴唇上,靜靜地,一位紅顏薄命女子的際遇,她已經對追求幸福死心,只要能生存下去。

戲劇到此結束,但歷史卻沒有因此結束,亨利三世後繼無人,使天主教徒擔心形勢不利,於是在吉斯公爵亨利的領導下,引發「三亨利之戰」,也就是吉斯公爵亨利打亨利·德·波旁與亨利三世,真是一團亂。

最後其餘兩位亨利似乎都戲劇性地相繼死亡,亨利·德·波旁繼位成為亨利四世,亨利四世後與瑪歌離婚另娶,建立了史上有名的波旁王朝。

片子裡的光線實在很暗,看得很吃力,片名雖然是《瑪歌皇后》,但主要很大的部份在講「聖巴特雷米大屠殺」事件,整個歷史背景太過龐大,而使得劇情發展顯得支離破碎,若是不知歷史背景的話,一定看得眼花花。瑪歌在片中非常忙碌,忙著對抗家族、和情夫歡愛與兄弟亂倫,沒有喘息空間讓觀眾好好認識一下瑪歌,除了她的美麗容貌之外。

留言

Adele寫道…
這部片原本我在台灣租片子看時也覺得它畫質灰灰暗暗,可是我在法國買了DVD重看,覺得它光線很好呢。
其實,這部片的打光是受到非常大的肯定的。

我也有寫過介紹這部電影的文章,歡迎指教!http://www.wretch.cc/blog/rossignol/2782778

熱門文章